背景提升|花腰傣「极」少数民族社会创新商业实践项目背景及目标细化分享!想要参加的学生可在线联系客服老师咨询项目的开班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01项目背景
城市生活根源于乡土社会,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正将无数传统村落碾落成尘,大量吸收乡村劳动力,以致乡村空心化,乡土社会渐次瓦解。
乡村孕育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但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地位置偏远、市场不发达,宝贵且诱人的文化资源无法转化成有效的经济发展要素。
面对这一挑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民委于2008年将云南省新平县的极少数民族花腰傣族聚居村落选作示范点,致力于为当地少数民族提供可替代生计、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更多的传播,才有可能推动更多的可替代生计。
花腰傣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极少数”民族,全球范围内现存仅13万人。主要定居在红河中上游,云南新平、元江两县,据考是滇国或南诏王室后裔,被称为滇越遗贵。他们保留了古代王族服饰的雍容华贵,特别是腰部彩带层层,挂满樱穗、银泡、银铃等闪亮挂件,绚丽斑斓,也因此被称为“花腰傣”。
新平县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在过去几十年内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花腰傣族青年在文化认知、认同上已无异于"主流",且苦于生计离土离乡,唯有中老年仍遵循着本族的祭祀、信仰、生活习俗。近年来,本地政府也正在着大力推行以“花腰傣”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
本次项目,学生将跟随专家一起前往新平,学习商业和人文专业知识,通过调研访谈、融入本地人的生活、生计,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理解其生存逻辑、文化脉络,基于真实乡土社会中感兴趣的方向,提出面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市场策略,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实践和现代市场潮流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当地出具有可参考性的策划方案。
02项目目标细化
为当地策划文旅项目,探讨如何摆脱资本家控制,使少数民族得以通过文旅项目,获得直接收益。
学习如何使其艺术和商业价值并存,进行传播和市场化,设计开发当地手工艺品成为手工艺产品,
实地考察在“后疫情时代”中乡村少数民族青年的就业和发展现状,针对“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帮当地带货?”进行共创实践。
通过调研访谈,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青年现状、生存和发展问题,撰写个人报告、为当地做口述史。(例如:疫情对青年人的影响、疫情下的城乡变化、传统文化的走向如何等)。
将几天的调研信息亲自策划并执行落地成为一场乡村社区文化博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