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含金量高吗??

2022-07-28 13:19:13编辑:飞飞

文章目录[隐藏]

  • 01、重量级比赛简单介绍
    • 1.“挑战杯”系列竞赛
    • 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3.“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 02、辩证看待竞赛

大学期间我们会发现比赛机会很多,之前也带着大家一块梳理了很多比赛项目,既有高质量的,也有很多容易拿奖的,我们今天的重点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我们参加这么多的科创和创新创业大赛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去抉择呢?

本次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带领大家再认识一下三个重量级竞赛(包括“挑战杯”系列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第二部分,辩证看待竞赛以及回答如何进行规划和抉择。

01、重量级比赛简单介绍

1.“挑战杯”系列竞赛

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这些创新创业大赛到底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挑战杯”系列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2015年后,小挑更名为”创青春”,基本延续了小挑原本赛制与规定),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

这两个项目都由共青团中央牵头主办,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

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而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的章。

2.“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这些创新创业大赛到底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首次举办于2014年,第一届到第四届大赛累计有325万名大学生、82万个团队参赛。

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大赛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

大赛共设置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共四个赛道,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与。

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设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450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设金奖5个、银奖15个、铜奖另定,国际参赛项目设金奖40个,银奖60个,铜奖300个。另设最佳带动就业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设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与职教赛道合并计算)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金奖15个、银奖45个、铜奖140个。设“乡村振兴奖”“社区治理奖”“逐梦小康奖”等单项奖若干。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8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职教赛道:设金奖15个、银奖45个、铜奖140个。设院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与高教主赛道合并计算),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萌芽赛道:设创新潜力奖20 个和单项奖若干个。

3.“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这些创新创业大赛到底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

创青春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简称,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改革提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其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以上3项主体赛事需通过组织省级预赛或评审后进行选拔报送。

02、辩证看待竞赛

诚然,在大学期间多参加比赛会使同学们的生活变得很充实,也会带来很多好处。

第一,你会获得很多奖,而这些证书也是你另外获取学校其他荣誉(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以及奖学金(比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种学校另设的奖学金)的垫脚石。另外,如果你学习成绩也很棒的话,还极有可能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参加比赛能逼着你学习一些技能,比如使用PS等软件,学习电路等硬件,学习写作报告等等。同时也避免了你在课余时间的无所事事,甚至自甘堕落。

第三,经常参加比赛能丰富社交生活,能让你找到跟你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认识一群轻松幽默会各种骚操作的朋友。近朱者赤,在与身怀绝技大佬们相处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慢慢变得很优秀。

第四,多参加比赛能丰富见识,从专业技能到大公司或者政府领导,有机会走出校门到企业和知名高校参观学习,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你丰富校招的求职简历,让你的“获得荣誉”和“实践经历“一栏下面内容显得更加充实。同时,经历过各种比赛答辩历练过的你,在参加各种面试的时候会不卑不亢,表现自如,展示出你应有甚至超水平的实力。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参加比赛亦是如此。在参加比赛前,我们要做明确的规划,自己大学四年读下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参加的比赛是否真正地对自己的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了?如果一些比赛含金量不高,对自己作用也不大,那我们完全没必要去费时间参加。而且,虽说多参加比赛比较锻炼人,但我们也不能为了多参加比赛而耽误了学习,结果导致课程挂科,那很多荣誉都会与你失之交臂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