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丘奖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青睐和认可,参加丘奖的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晋级难度也在直线上升。
那么申请者要如何在不断“内卷”的丘奖赛道上找准赛道,用新颖的选题和严谨的研究抓住评审老师的心呢?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解答疑惑,我们邀请了学术团队的资深老师们,联合带来丘奖系列解读!下面就一起来回顾不久前结束的生物化学专场吧!
丘奖系列讲座回顾
01
丘奖生物、化学赛道介绍
1、丘奖是什么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2008年由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发起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赛事,以“科研学术论文”和“专业学术答辩”为评价主体,以提交论文的形式参赛。其在激发中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巨大。
2、丘奖生物、化学奖
丘奖对每个学科都有具体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丘奖的六个学科中,只有生物和化学特别标注了“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生物和化学是两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学科,它们研究的问题和社会、和人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两个学科时,就需要首先去想“我们的课题究竟是要去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
想要设计一个适合丘奖生物、化学的课题,必备的一点就是个性化。丘奖作为一个科研赛事,涉及学科前沿的知识学习和应用。
学生该如何把高中知识对标科研项目,并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呢?不妨看看我们对历年获奖论文的分析。
02、历年获奖项目分析&发展趋势
从历年的获奖项目中可以观察到:
上述三个现象说明,丘奖生物、化学奖项的获奖难度年年递增,参与者也开始展现更深、更广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深度。
丘奖生物历年获奖方向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