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冲刺技巧分享

2023-02-20 21:15:10编辑:飞飞

说到AP宏观经济,许多中国考生总是飘来一句“简单啦~”,就轻松带过了它的考试难度。那么,传说中作为典型“Chinese students AP starter-pack”之一的宏观经济考试,真的那么简单吗?

考前冲刺的最后一轮查缺补漏,你又应该着重”查“哪儿”补“哪儿? 今天这篇宏观经济考前冲刺tips将作为你的临门之”佛脚“,带你找到属于你的5分密码!

今天的内容将由两部分构成:硬核知识点冲刺技巧+考试时保质提速窍门看完本期考前tips分享,相信大家一定能对AP宏观经济考试更加胸有成竹! 

宏观经济学考试中的常用名词大致可以按掌握深度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眼熟—理解—应用。

1)首先是“眼熟类”名词:这类名词我们在复习时只需要确保自己在看到它的一瞬间知道它“是什么”即可,对它的底层逻辑、出现条件、应用范围等的掌握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当题目涉及到这类名词的考点时,常用话术为:“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xxx is true”“A xxx is most likely......”“xxx is best defined as which of the following”常见的”眼熟类“名词有货币主义monetarism),滞涨stagflation)以及增值value added)等。一般来说,对于这类名词的考察大多比较直来直往,不会拐弯抹角,且基本为定义与概念题,比如下面这题: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这些词基本存在于重要考点的“犄角旮旯”中,在考试时冷不丁出现一道类似的定义题可能会让考生“头脑一空”,若是时间管理不当则有可能卡在这道题而浪费时间。

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应尽量对课本教材以及往年真题中出现的陌生名词进行简单的查找翻看,并确保有相关记忆,因为这类题说白了属于“送分题”,但一旦复习时有遗漏,考试期间很难通过现有的知识推导出答案。

2)其次是“理解类”名词:这类名词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还需要更加进一步地对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及作用对象有适当的了解。

考试中对于这类名词的考察就不仅局限于定义了,类似的话术有:“An increase in xxx will result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A xxx is most likely caused by......”“When there is xxx,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occur?”典型的”理解类“名词有由生产成本所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pull inflation),经常账户盈余current account surplus),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等。

当该类名词的相关考点出现时,虽说对比上一类名词增加了更多逻辑转换的灵活性(例如需要思考前因后果,出现条件等),但所考察的基本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联系到实际例子或数据背景进行出题。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理解类”名词时,需要做到掌握前后考点的联系以及增减趋势的逻辑关系等,但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就是说,“死记硬背”的方法到现在为止依旧有效!

3)最后一类,也是考察方式最为多样,甚至无法总结出经典话术的一类:“应用类”名词:这类名词也是“死记硬背”的盲点。

在考察这类考点时,通常会结合一个特定的场景(某公司,某两国,某家银行等),题干字数也更多,使得知识点“捉摸不定”,解题步骤更多也更费“巧”劲。

例如下面这道题,则是综合了情景与计算的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相关考题: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那么,针对这类“神不知鬼不觉”的“应用类”名词,我们在复习时应当将侧重点放在它与经济政策、经济行为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上,深挖相关计算公式及背后含义,做到不论题目是“正着考”还是“倒着考”都能在现场快速推导出正确答案。

02、逻辑关联

在同学们刷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AP宏观经济的考题从来不会是对单一知识点的深挖,而一般都是多个知识点的“组合拳”与“梦幻联动”。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也应该“投其所好”,与其钻进单一知识点的“死胡同”中,不如采用平铺开展式的复习,梳理清楚各个主体之间的因果与前后关联

只有这样,在考试中才能迅速作出反应,通过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 以下是一道AP宏观经济考试中的经典选择题型: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这边来给大家详细解析下~

这道题考查的是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也就是买卖债券对货币供给,利率以及总需求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使得更少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货币供给减少,可以先排除D和E两个选项; 其次,我们来推导货币供给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属于货币政策,而出售债券属于紧缩政策(contractionary policy),此时我们需要借助相对应图像帮助理解: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供给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因此排除B选项,剩下选项A和C; 最后一步,需要判断对共需求的影响

这边有两种方法:

一,从“紧缩货币政策”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像拉住脱缰野马”一样,稍微冷却国家的经济。因此,这项政策必然会导致总需求的下降;

二,从上一步的结论“利率上升”我们可以推导出,既然把钱存进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钱取出来消费呢?因此同样也能得出“总需求下降”的结论,答案最终选择A。

像这样,考察一个主体政府,银行,国家,公司或个人采取单一措施,对其他多个变量的增减影响,是宏观经济中最经典,但也相对令人头疼的单选题类型。

为了突破此类题目,我们在复习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将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具体的图像进行记忆:例如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使例如随之改变,以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的推导过程等;  

对每个图像背后所代表的两个变量关系有深刻理解和记忆:例如,一看见题干中有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与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就要联想到Phillips curve,并且熟记这两个变量成负相关;  

理解与变通不同图像之间的关联:例如短期总供给(short run aggregate supply)曲线的左移会导致短期Phillips curve的右移等。  

03、政策应用

与微观经济不同的是,宏观经济更加侧重于政策的多样性对整个国家的不同经济主体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包括正面及负面影响),而非对某个市场或个体盈亏的单一影响。因此,宏观经济中对政策及其后果的研究会更加深入与全面。 在复习政策相关知识点时,小编建议同学们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 政策与政策之间的联系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以及综合效果一直是每份AP宏观经济考卷中的必考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不难,主要考察两种不同类型的政策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的整体成效

需要记住的是:财政政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而货币政策通过各种工具债券,准备金率(reserve ratio),折现率(discount rate)等调整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与总需求以下就是一道考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经典例题(这边就不详细展开讲解了哈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2. 政策与学派之间的联系

关于经济学学派的考点,在宏观经济中主要涉及的有凯恩斯主义(Keynesian),货币主义monetarism),“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theory)等。 这些较为零碎的考点很难作为单独的选择题进行考察,于是在AP宏观经济的考试中一般将它们与相关政策结合,作为选择题的细节考点,例如下面这题: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在复习相关知识点时,可以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钻研各个学派的观点,只需记住他们的重点学说、关键词在选择题出现时能从选项中快速匹配)以及标志性政策即可。

在考试中若时间紧迫,并且对这块知识点记忆不是特别深刻,也不用长时间纠结于此,可以选择“战略性放弃”,毕竟该考点最多占整张卷子的1-2道选择题~

3. 政策与贸易之间的联系

经济政策与贸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汇率”这座桥梁所连接的:汇率贬值,出口增加;汇率升值,进口增加。

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主要与利率,消费者倾向例如对前往某国旅游的偏好),人民收入以及相对价格水平等有关。 在复习这类知识点时,把握好以上四个影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再进一步推导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就能脚踏实地,一步步稳赚该类型题目的分数啦!

04、考场把控

除了考前复习的总结梳理以及仔细查缺补漏之外,考场上的沉着心态以及临场发挥技巧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宏观经济考试中,值得留心的考场tips有以下几个:

Tip 1: 注意时间把控

宏观经济的2小时10分钟考试时间中,60道选择题占了1小时10分钟,3道简答题(其中1道长简答2道短简答)占一小时。

AP宏观想考5分?这几个考前冲刺Tips快收好!

从以上的考试时间安排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考试中,时间相对紧张的部分其实在单选题的部分,平均大约1分钟需要作答一题,因此解题的“快准狠”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这边小编给到同学们的建议是:

遇到基础题:不要心急,仔细读题避免粗心

遇到题目文字较多的题:记得着重圈划keywords

遇到知识点链接较繁杂、涉及考点/解题步骤过多的题:必要时可选择“战略性放弃”,毕竟AP5分并不要求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Tip 2: 善于利用草图

不少同学会认为在考试期间画草图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策略——花费一定的时间,且草图最终是不呈现在答题卡中的,因此可能更倾向于在脑海中推导及“意象作图”。 但在实际操作中,花几秒钟在草稿纸上大致展现出曲线的变化或数据的增减,可以大大提高判断的准确度以及让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选项,从而不会在考场上过于慌乱、心态不稳。

小编建议大家能在以下几个考点上养成利用草图的习惯:

总供给/需求曲线aggregate supply/demand curve)的平移对价格失业等的影响;

利率interest rate),价格汇率currency),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等的增减变化以及导致的后果可以用⬆⬇箭头表示,会更加直观(毕竟谁知道考试时increase/decrease会不会看花眼呢......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与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的图像以及对总需求价格利率的影响(注意货币供给与利率变化成负相关  

具像化汇率变化:例如题目中提到“A国汇率相对于B国贬值”,那么我们在草稿纸上就可以具象为“A国与B国的汇率比值由1:7变为1:5”,再举例代入具体数字进行计算,可以更容易地得出答案,也不会太过于抽象

Tip 3: 留意简答题的细节

在回答简答题时,如果是要求计算的题,除了最终答案,列式的过程也需要清晰地呈现在答题卡上。 同时,由于AP简答题(free response questions)是“踩点给分”,因此同学们要确保在解释自己的逻辑时,务必正确使用学科术语例如monetary policy,government spending,real GDP等),在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涵盖了所有的得分点时,尽可能多扩展自己的答案。

在最后检查数据类答案时,务必确认加上了正确的单位如果是金钱的话,记得看清是dollar还是billion dollar等

写在最后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从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同深度眼熟/理解/应用)、不同表现形式文字概念/图像表格)、以及不同维度逻辑/政策)等方面对AP宏观经济考试最后冲刺需要特别注重的考点和易错点进行了解析,也通过例题进行了具体化的讲解。

在实战经验的部分,我们对考试时间把控考试策略、以及答题细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及总结。相信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一定收获颇丰!

AP宏观经济学从来都不是一门单一检验同学们知识点掌握深度或广度的科目,考试更并非是要求同学们做到十全十美。 不管是AP考试中的哪一门,其核心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果断并高效地做出判断,并能将理论进行适当地运用。

因此,同学们应当放平心态,不必为了做错一两道题而感到懊悔,毕竟在题量相对大的情况下,每个“下一题”都是一次全新的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