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月,很多同学都开始了热火朝天的 AP 备考,常常有同学感叹:选课一时爽,考试火葬场。今天我们邀请到芝加哥大学的 Cameron 来探讨 AP 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曾经高考实验班出身的出国党,他会带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 AP 备考。
本文作者
Cameron
—Peer Insight 创始人
—芝加哥大学
—SAT 两周自学 1580分,托福自学一个月 115 分
AP 虽然是国际课程,但它的本质其实还依然只是一个学科类考试。
而国内普高是学科考试祖师爷一样的存在,对于学科类考试的应试策略,高考的备考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曾经就读于一所四线城市的普高,所以对于各类考试咱从来没有怕过。在当年准备出国的时候,我曾经用了2 周自学 SAT 提到 1580 分,托福自学一个月从 96 分提分到 115 分。同样的,AP 从零基础开始自学了半个月最终拿到了 4 门 5 分。
因此,后来在进行教研过程当中,我非常重视国内高中的应试方法和技巧在 AP 备考当中的运用。
经过我的总结,其实头疼 AP 考试的学生和发愁普高考试的学生面临的是以下几个同样的问题:
1、学的很快但记忆率却不高
AP 的学习重点在于知识点多,但是考察较浅,所以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很多知识看似就是几个公式,很快就能背会,不知不觉学完了大半本书。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复习学过的知识时,却发现真正留存,理解的很少。
2、难以抓住学习重点
AP 的教材里不会给我们划重点,但是考试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知识点比另一些知识点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正如高考中的压轴题一样。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学生并不清楚 AP 中的知识点孰轻孰重,忽视了考试时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美国政治的过程中,《权利法案》以及很多后续的宪法修正案都是必读必考的内容,而且在考试中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没有给予这部分的内容足够的重视,只是略读一遍便抛之脑后,直到考试时才悔之晚矣。
3、掌握不好学习节奏
大部分同学都会考两三门甚至更多的 AP,今年因为疫情导致 3 月份 SAT 和托福取消,很多同学还会在准备 AP 的同时备考 SAT 和托福,这个时候常常就会出现因为对所学科目的难度和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估计不准确而造成学习节奏混乱。
4、抓不住得分点
很多时候学生学会了教材上的知识点,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但考试的时候遇到 free response(简答题)却总是答不到点上,常常失分。这其实是因为学生没有抓住知识中变与不变的地方,当题目的考法发生了一些改变的时候,学生往往就回答不出了。
那针对这样的几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抓住知识点的链接
学的快,忘的也快的成因其实非常简单——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在知识与知识、公式与公式之间完成有意义的链接。
其实,College Board 将所有 AP 课程设计为三个层级:Big Idea (大概念)、Units(单元)、Topics(主题)
以 AP 环境科学为例,仅为部分展示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一个接着一个主题的方式进行独立学习(这是教材的目录顺序),却没有深度思考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更没有深入理解主题和所属的单元,大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自然就学得快忘得也快。
整个 AP 知识体系就如同一棵大树,不同的知识点与 Topics(主题)对应着这棵大树上面地树叶,而 Units 则是树枝(单元),Big Idea(大概念)是树干。树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树枝的连接,以及树干的支撑,它终究只是一片片零散的叶子而已。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现 Topics(主题),Units(单元)以及 Big Idea(大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将知识点紧密的链接起来。
大量总结和分析真题
对于抓不到考试重点和得分点的同学我们要多通过大量的真题来进行总结,找到知识点常见的考察点和频次。尤其对于文科的简答题(free-response)来说,更是如此。
在我们高中时期,学生除教材外,一个学科同时刷 3~4 本题的比比皆是,他们正是通过大量刷题的方式来找到知识点的考察重点,并调整自己的答题模式。
那么在学习AP过程中,老师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好成绩。当然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懒,自律性较差,不想多刷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虽然很勤奋的学习刷题,但是却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或者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正如普高的情况一样,我在班里刷题的数量应该算的上是倒数,但是我的成绩却总是排在前面,正是因为我有更好的整合知识的能力。
就 AP 学习而言,一个好的老师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到学生:
1
规划学习路径,调整学习节奏
老师对所授学科的难度和学习时间肯定比学生经验更多。在了解学习的基本学习情况和学习时间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保证在考前能够稳稳当当的完成备考。
2
帮助串联知识点,解决知识难点
如前所说,要想更好的使知识留存,就要链接知识点。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去进行知识点的串联。我们针对每一门 AP 课程都设计了完整的学习路径及学习大纲,将知识点围绕着相关主题编织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完成深度学习。
PI 美国政府 学习路径图
3
指出重难点和得分点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找到一个学科的考试重点以及找到简答题的得分点需要进行巨量的真题总结和分析。老师的存在可以帮助学生省去这个过程。针对每一个学科,环球教育的教研团队都分析了近十年来的真题,找到学习重点和简答题的得分要点,帮助学生节省素材的寻找和整理的时间。大家可以咨询网站客服老师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