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商科留学有没有受疫情影响?海外商学院泡沫即将破灭?

2020-11-17 11:38:48编辑:景景

  商科留学有没有受疫情影响?海外商学院泡沫即将破灭?习惯了风光的海外商学院正在遭受疫情的冷水,但市场需求依然存在,泡沫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破灭。

  在所有的专业中,商业和金融绝对是中国学生的最爱。

  仅在2018-2019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选择商科和管理专业的比例就达到18.9%,换算下来接近7万人,知名度仅次于STEM专业。

  澳大利亚就更夸张了。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曾公布一组数据,澳洲商学院的某些学科里,80%以上学生都是中国人,有留澳学生戏称自己可能来了个“假澳洲”,留了个“假学”。

  但过惯风光日子的商学院却被疫情浇了盆冷水。

  美国GMAC发布的数据称,2019-2020学年申请美国商学院的国际学生数量较前一年下降13.7%。

  英国特许商学院协会(Cabs)近期研究发现,有一半的英国商学院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轻微或大幅下降。

  澳洲商学院看起来更惨。澳大利亚39所大学预计,2020年至2023年间会损失114亿美元的收入。商学院不得不通过裁员和转向混合教学模式等方式来勉强度日。

  学校内部危机感爆棚。澳大利亚商学院院长戴维•格兰特由此警告称,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就要被英国和加拿大等竞争对手吊打。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当前的下滑趋势十分可能变成永久性的”。

  这副惨状不得不让人思考,海外商学院这是怎么了?是特殊时期造成的特殊局面,还是商科教育泡沫正在破灭?

  海外商学院的快速“致富”

  20年前曾赴加拿大约克大学就读MBA的Michael说,他们当年班上的中国面孔虽然不少,但多是本地华裔,从国内去深造的学生却仅为个位数,与如今的商学院热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应该是商科教育的鼻祖。但仅在这里,从2004年到2016年,商科国际留学生就从10万人左右涨到约20万人(数据来源于《open doors》)。

  有趣的是,中国学生根本不挑国家。即便是完全没有商科教育的国家也看到这一学科的“潜力”,纷纷开设商科或管理课程,以吸引流量。

  Michael回忆,当年申请时,有多个国家的商学院向他伸出橄榄枝。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刚开设不到一年的德国商学院邀请他去就读,西门子还提供奖学金。

  德国当时并未设系统的商科教育体系,这所学院建立之时,时任德国总理还专程参与剪彩,学校也以此作为“卖点”。但再三权衡之后,Michael还是选择了更为保险的加拿大。

  尽管时代有差异,但中国学生扎堆申请的缘由却出奇的一致:专业背景要求不高,但前途有保障。此外,中国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良好,容易拿体面的GPA。

  相比其他学科,至少商科在语言上要求要比哲学、历史、法律等专业要低,而其理论基础也没有工科那么难学。

  而且商科教学内容还是非常高大上的,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同班同学,几乎都是各企业的精英。

  比如Michael当年上课时,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投资部门的副总裁亲自授课,特邀老师都是在硅谷负责风险投资的投资合伙人,教学地点也是在加拿大最大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课程内容包括投资协议起草和谈判等,都是平常普通白领无法接触到的。

  接触的人群素质高、教学环境和内容“高大上”,在商学院学习彷佛就能遇见在投行、金融街工作的未来,自然吸引了不少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