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分享了C同学的一些经历,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国际教育与传统高中之间真有巨大铁幕?但如果,光从学术而言,国际高中与传统公立中学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吗?其实也未必,这依旧是因学校而异的。同样的国际高中,有和公立高中很像的,也有完全偏向于西式的。
图片来源网络
就以J同学所就读的上海美国学校为例,她觉得这所坐落于上海的高中与她在美国上的中学模式都是差不多的,社团也好,制度也好……只不过中国人的面孔多了一些。
而C同学所上的某公立国际部就比较类似于是“披着国际教育皮”的体制内学校了。
她说甚至把自己丢去高考她也能习惯过来,因为他们每天早上也有升旗,课间也要做眼保健操。最有争议点的,还是学校会把考试排名整个贴出来,甚至在托福或者SAT考高分的同学的具体分数也会一并挂在荣誉榜上。
尽管这两个学校看起来是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区别,不过我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国内的学校(不论是本地学校,外籍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国际部),一般都要比国外的鸡血许多。
无论是J同学还是C同学,他们学校的家长都非常重视成绩与升学。C说虽然自己的家长对升学啥的没什么期待,她感觉自己的同学们都很鸡血,家长也很愿意砸钱砸时间去给他们报课外班。
甚至这种鸡血也并不是只存在于亚洲人之间,像J同学年级第一第二的就都是美国白人。
同时,大学的排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有时候会有一种你大学排名越好,你的地位就越高的感觉。
不过这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亚洲人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根深蒂固的。
就这点看来,国内的国际学校,与本地公立学校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在国外的国际学校可能区别就会大不少了。对于外国人来说,似乎他们更加看重理念与专业,或者说他们没有这么“强求”。比如在我的高中,他们的择校原则并非排名或是未来薪水,而是更趋向于自己真正热爱的项目。即使他们知道金融业能赚很多钱,但是他们若是不喜欢也不会去学,甚至明明与更好的大学,他们也有可能会因为专业不合或者学费问题而放弃。
我年级里成绩最好的是一个英国女生,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去考牛剑,但是,她却选择了一个荷兰的大学,只因为英国学费太贵。
因此,就和看孩子是否适合国内教育一样,国际教育也是可以细分成很多种的,比如非常鸡血的新加坡模式,注重运动的美国模式,讲求礼仪和素养的瑞士模式,还是提前就让你考虑好未来方向的英国模式等等。
如果这个孩子天性就很活泼好动,热爱各类运动,那么去美国是再适合不过了;但是如果本来就是相对安静守规矩的人,去日本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
出国的选择有很多,如果不看实际情况直接扔出去,这不就变成了另一种过独木桥式的外国版的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