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样的公益活动才能真正帮助别人,并且帮助自己的背景提升?在今天的中国,青年人成为了公益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也开始做公益活动。这一方面是出于学生们的自身兴趣——做公益既能接触新鲜事物,又能帮助到别人;另一方面,公益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学生背景提升、留学申请的重要部分。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虽有对公益的热情,却不曾真正理解公益、尤其是国际视野中的公益。
“公益就是志愿者做好事吗?公益就是捐钱捐物吗?”
“去巴厘岛喂海龟、去非洲乡村支教,是真正的国际志愿者吗?是我们去帮助当地人文明进步吗?”
学生做公益前如果没有弄明白这些问题,很可能做出有问题的公益活动,甚至“假”公益活动。
在那之后,他去讲述自己公益活动时,也很可能出现严重的错误。以下是一段中国学生在做了非洲有关的活动后写下的思考——这种类型的思考,也常常最终被用于申请文书之中:
“从人类文明起源以来,非洲从未有过成熟的文明。黑人在很早就开始停止进化,智商低于黄种人和白种人,并且他们带有原始的野蛮和冲动。这一切导致他们这个种族在非洲没有太先进的文明。”
希望在读的你能看出来这段话在文书里会带来什么结果。
不懂公益而做公益、讲公益,中国学生可能不但没能帮助到别人,自己的“背景提升”也会被搞砸。
本篇与你分享,中国学生做公益的七大常见误区。具体的解释,小编随后会为大家一一解释
误区一:把义工旅行当成“真正的志愿者”
误区二:带着“白人救世主情结”和“圣母心”
误区三:觉得公益就是志愿者做好事、捐钱
误区四:不懂公益却不做调研
误区五:应先管好国内再管国外,先管人再管动物
误区六:割裂地看待公益、商业、学术
误区七:公益不是一条职业发展道路
理解本文所讲的这些,对于中国学生做出真正能帮助别人的公益活动非常重要。而真正的公益不仅惠人,也能惠己——无论是短期来看的“背景提升”,还是长期来看的“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公益,懂得如何去做公益,我们为大家准备了——
世界公民国际公益线上指导课学会用专业的公益帮助他人和帮自己背景提升
项目时间:2020 年3月12日—3月19日
项目费用:899元
项目形式:远程授课
申请要求:
★7-12年级,目标为美国前50或者英国G5同层次的学校,在申请时需要亮眼的公益活动,但又频频踩雷、不知如何正确做公益,渴望得到专业老师指点;
★对公益感兴趣,想要学习如何做专业的公益活动,愿意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有志于进入NGO、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等工作,希望明确自己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一份名师指点、名校认可的公益活动规划方案,助力冲刺梦校。
有兴趣的同学赶快咨询客服老师吧!